發布時間:2025-08-25
為進一步提升管理團隊及業務骨干的綜合能力,8月23日下午,2025年賦能計劃之第三課《高情商溝通技巧》如期進行,公司管理團隊與業務骨干齊聚一堂,圍繞溝通話題展開深入探討與學習,本次培訓主講的還是由朱戎斌老師擔任。
首先,朱老師直指企業運營中的“隱形痛點”,提出企業三大隱性成本,即溝通成本、決策成本與試錯成本,其中“溝通成本”因信息傳遞的理解偏差、執行滯后等問題,成為影響效率的關鍵因素之一。他強調:“管理者70%的時間用于溝通,而企業70%的問題源于溝通障礙”,一句話點出溝通在工作中的核心地位,也讓在場學員對本次培訓的重要性有了更直觀的認知。
隨后,朱老師結合工作場景拋出一連串共鳴性問題:“上級明明講清了任務,下屬卻完全沒理解”“和同事談工作本是好意,結果不歡而散”“領導布置工作說了一堆,自己卻摸不清重點”……這些常見的溝通困境引發了學員們的熱烈討論,大家紛紛結合自身經歷分享感受,也迫切地期待掌握高效溝通的方法。
在明確溝通的重要性后,朱老師先對“溝通”作出清晰定義:溝通是以既定目的,在個人或群體間傳遞信息、思想、情感并反饋,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。為讓學員更直觀感受溝通中的信息偏差,現場開展了“我來說,你來畫”互動游戲——一人描述圖形特征,一人憑描述繪制,結果因描述模糊、理解差異等問題,畫出的圖形與原圖大相徑庭。游戲結束后,學員們深刻體會到:溝通絕非簡單的“說與聽”,而是需要技巧的雙向互動。
緊接著,朱老師圍繞“溝通四要素”展開詳細講解:
“說”:關鍵在于“怎么說”——要站在對方的角度,用對方能聽懂的語言表達,避免專業術語堆砌或模糊表述;
“聽”:核心是“聽到什么”——需遵循“多聽少說、專注回應、不打斷”等6個傾聽原則,真正理解對方的弦外之音;
“看”:重點在“別人看到什么”——言行一致是溝通的“底氣”,肢體語言、表情等非語言信號,往往比話語更能傳遞態度;
“寫”:以“清晰高效”為準則——以微信溝通為例,涉及工作問題時宜“私下一對一”,避免群聊信息混亂;企業內部郵件則需做到明確性、簡潔性、結構性等七點要求,減少信息傳遞誤差。
此外,朱老師還通過“溝通漏斗原理”分析了信息傳遞中的損耗:一個人想說的內容若為100%,實際說出可能只剩80%,對方聽到60%,理解的或許只有40%,最終執行時可能僅余20%。而破解這一漏斗的關鍵,就在于“情緒管理”與“換位思考”——溝通時先穩定情緒,再站在對方的立場理解需求,才能減少障礙、達成共識。
培訓最后,朱老師總結道:“溝通=能力+訓練”,高效溝通不是天生的技能,而是可以通過刻意練習掌握的能力。當學員們掌握了溝通的方法,不僅能減少工作中的摩擦與內耗,更能讓個人職場之路更順暢,為企業發展注入高效協作的動力。
本次《高情商溝通技巧》培訓既有理論講解,又有互動體驗,讓學員們在實踐中領悟了溝通的精髓。大家紛紛表示,后續會將所學運用到工作中,從“好好說、認真聽”開始,主動優化溝通方式,以更高效的協作助力公司高質量發展。
2025-09-28
2025-09-25